首先要说的是,惊蛰一般在每年公历3月5日至6日交节。从天文角度来讲,当太阳到达黄经345°时就是惊蛰。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、万物生机盎然,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、生长的状态。“惊”指“惊醒”,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;“蛰”指“藏伏”,昆虫入冬藏伏土中。所谓“春雷惊百虫”是指惊蛰时节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。
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,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在历史上,“惊蛰”曾被称为“启蛰”,相传是因为汉朝时期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“启”,为了避讳而将“启”改为了意思相近的“惊”字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每年的惊蛰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,因为它基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,而非固定的阳历日期。比如:2020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21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22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23年惊蛰为3月6日、2024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25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26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27年惊蛰为3月6日、2028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29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30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31年惊蛰为3月6日、2032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33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34年惊蛰为3月5日、2035年惊蛰为3月6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