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5月5日至7日交节,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。立夏中的立字是建立、开始的意思,而夏字在古语里是大的意思,万物至此已经长大,故名立夏。虽然立夏时气温开始明显升高,但整体来说还不算特别炎热,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春季向夏季的过渡阶段,平均气温一般在18-20℃左右。除此之外,立夏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雨季,雨量和雨日增多,不过华北、西北等地气温虽然回升很快,但降水仍然不多,加上春季多风,蒸发比较强烈,天气十分干燥。
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6月20日至22日交节,是全年中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的一天。根据陈希龄《恪遵宪度》中解释,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”,夏至之名由此而来。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正式开始,虽然此时并非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但日照时间达到最长,地面开始积累更多的热量,预示着不久后的高温天气。夏至之后,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,频繁的暴雨和逐渐升高的气温共同作用,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一年中湿度大、温度逐渐升高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