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30°时即为谷雨,于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交节。谷雨取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,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春雨绵绵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谷雨时节往往开始明显多雨,特别是华南,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,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;而在北方地区,谷雨是“终霜”的象征。
谷雨与雨水、小满、小雪、大雪等节气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,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谷雨节气后,气温升高,降雨增多,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,非常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;谷雨时节也是越冬作物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,春播作物玉米、棉花的幼苗期,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来促进发育生长。此外,古人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。“一候萍始生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,浮萍开始生长;“二候鸣鸠拂其羽”是说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;“三候戴胜降于桑”是说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。